铁道老兵

相逢北戴河 快乐旅游人

灾区伤员首次进京

    本报讯 昨晚6点05分,来自四川绵阳的“救26次”灾区伤员专列抵达北京西站。这是5·12大地震后到达北京的首趟转运伤员专列。车上91名灾区伤员在铁路志愿者和北京市急救中心人员的帮助下,一人搭乘一辆救护车,被分批运往北京老年医院。

  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等领导亲自到北京西站慰问伤员和随队归来的医生。丁向阳代表市委市政府和首都人民对在抗震救灾一线工作的医务工作者表示感谢,并鼓励他们休整后,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在抗震救灾中的无畏精神投入到奥运医疗保障工作当中。 随后,丁向阳走上列车与伤员们进行亲切交流,“北京将为你们提供最好的治疗,请大家放心休养”。

  随即,车站工作人员将每节车厢中部的窗户卸下,急救中心工作人员为每位伤员发放床位号。医生和护士将担架车推到车窗下,等候通过车窗抬出来的伤员。

  北京市急救中心主任张永利介绍,列车到站后,按照先重伤员后轻伤员的运送要求进行有序疏导,每次20辆救护车进站运送。从北京西站到老年医院的路程约有30公里,急救中心选择了最短且车流相对少一点的路线进行运送,从北京西站出发经过三环至中国农业大学到百望山,最终送达北京老年医院。

  ■接站准备

  一节车厢对应一辆救护车

  列车停靠在西站第一站台后,每节车厢正好与在站台待命的120救护车一一对应。工作人员可以在最短距离、最短时间内将伤员抬上救护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摩擦和磕碰。

  对此,北京西站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姚鸿仁表示,在“救26次”到达的前一天,西站与市卫生局详细画好了停靠位置,确保一一对应。

  普通列车为专列让道

  第一站台是北京西站最便利、最宽敞的站台,除全国“两会”外,从未允许接站车辆驶入过。“我们不仅让接送灾区伤员的车辆开了进来,还重新调整了列车到发线,把许多原本停靠第一站台的列车挪到别的站台了。”姚鸿仁表示,为方便救护车接运伤员,该站腾退了所有社会车辆,并特别开辟了东出口通道,让救护车能够“西进东出”,避免车辆对流。

  临时腾出西社会停车场

  百余辆救护车同时进站接一趟列车,这对北京西站而言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西站设计了分批进站的方案,先让20辆救护车进站,其余车辆则聚集在西社会停车场以及世纪坛医院待命。为了方便救护车停靠,西站管委会还提前对北广场的西社会停车场车辆进行腾退。

  拆卸窗户方便担架进出

  据“救26次”列车长刘延介绍,为了方便抬送伤员的担架顺利进入车厢,铁路特地安排专人对每个卧铺车厢的七八号铺位实施“小手术”,将车窗玻璃拆卸。一旦遇有病情严重的伤员,铁路可就近拆卸玻璃,避免抬送时发生剧烈晃动,造成不必要的二次伤害。此外,列车上的中铺也全部被收拢,伤员全部安排在下铺,家属和陪护人员全部睡在上铺。

  ■运 送

  列车餐车24小时供餐

  南昌铁路局南昌客运段负责此次专列的运输任务。南昌客运段党委书记周光辉介绍说,由于伤员病情不一,有些伤员通常晚上喊饿,因此列车餐车实行全天24小时供餐,主食有稀粥、面条、米饭、面包、蛋糕等,与此同时还配备了营养粉、牛奶等流食。而厨师长更是擅长炒川菜,可满足伤员和家属的口味需要。

  列车员帮患者倒屎尿

  刘延告诉记者,为了照顾伤员起居和吃饭,南昌客运段特地为每个车厢安排了4名列车员,以女性为主,其中一名还是铁路红十字会志愿者,可熟练救护伤员。“这4名列车员实行两班倒,24小时值守,随叫随到。一旦遇有伤员大小便,列车员就要赶紧帮忙引导,有时还得倒屎尿。”

  列车里里外外全消毒

  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忙碌,“救26次”专列伤员基本转运完毕。这时,4位来自北京铁路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分成两拨,身穿防化服,戴着口罩,背着消毒桶开始对列车实施整体消毒。

  其中一名女防疫员介绍,他们使用的消毒剂是过氧乙酸,可对列车车厢内的被子、褥子、卫生间、洗手间以及其他所有可能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喷洒消毒。消毒后的“救26次”列车将空车返回成都进行休整。

  ■治 疗

  专家通宵为伤员检查

  昨晚,当记者随同120第三批急救车队赶到老年医院时,还未下车就感受到了院内欢迎“亲人”的温馨气氛。由院内职工、护校、卫校、小学生及周边居民自发组织的欢迎队伍有序分散在车道两旁,“我们和灾区人民心连心”“我们是你的亲人”等各类动情的标牌随处可见。

  虽然救护车内的伤员大多无法动弹,但看到向其热情挥手致意的人们,他们还是不停地点头答谢,“感谢北京的兄弟姐妹一路对我们的照顾,我们觉得这里像家一样温暖。”骨盆骨折伤员罗雪菲的丈夫激动地说。

  老年医院发展规划部主任张进平介绍,医院已提前在了解91名伤员具体伤情的基础上,根据伤势对其所住科室进行分配。昨晚7点20分,随着第一批伤员抵达医院,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及志愿者就已全部进入应战状态。在贴有相关病人编号的护士指引下,伤员们陆续入住3处爱心病房后,各科室医生对每人进行验血、X光片、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并在24小时内下医嘱。“我们的医护人员已做好充分的准备。因长途颠簸,伤员病情可能会有些变化,为能尽快掌握,我们的专家将通宵对其进行全身检查。”

  为使老人和儿童能及时得到照料,医院已准备15个单间病房用于安置15岁以下和70岁以上的伤者,其家属可陪护。

  ■关于伤员

  轻伤员不在运送范围之内

  此批伤员共91人,除4人外,每人均由一名家属陪同到京,伤员中15岁以下的12人,70岁以上的3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者仅4岁。伤员均来自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绵阳北川、德阳绵竹等地。

  关于此批伤员的选择标准,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邓小虹称,在震区医院对百余名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后,选出此前病情危重,但经过当地医院和各地救援医生的抢救和治疗后,目前情况相对稳定的病人。“因为路途较远且火车较为颠簸,所以有生命危险或者很快即能康复出院的伤员不在我们的选择范围之内。”此外,因多数伤员需要用担架抬送,所以在经过与北京铁路局等多方协调配合下,通过设立专列进行铁路运送。

  市卫生局表示,因考虑到奥运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的需要,本市只接收这一批伤员,将在老年医院接受免费治疗和生活照顾,直至康复出院。针对各科病人的特殊需求,除老年医院的专家团队外,市卫生局还专门从25家医院抽调出94人组成医疗救援专家组,按伤员治疗需要随时支援北京老年医院。昨天,已有十余名医生进入医院了解伤员病情。

评论

热度(1)